4% 提款法(4% Rule):打造可持续的退休生活
4%提款法(4% Rule) 是一种经典的退休理财策略,旨在帮助退休人士从投资组合中持续提取生活费用,而不会过早耗尽资金。
4%提款法的定义:
在退休的第一年,从你的投资组合中提取 4% 作为生活支出;此后每年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以维持实际购买力。
举例说明:
假设你退休时的投资组合总额为
$1,000,000:
以此类推。
4%提款法的理论依据:
来源于 1994 年 William Bengen 的研究,他回测了股票+债券的退休投资组合于美国的市场历史,包括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表现。
回测显示:这种组合和提取方式可以持续支撑30年退休生活,即便市场经历下跌和通胀压力。
条件和限制:
- 适用对象: 计划30年退休生活的人(比如从65岁退休,退休后生活30年);
- 投资组合结构: 基于多元化的股票和债券组合,Bengen 的研究中表现最佳的配置为 60% 股票 + 40% 债券;
- 通胀调整:每年提取的实际金额要跟随通胀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账户余额显著上涨,但每年的提取金额始终是等值退休时的40K,也就是维持相同生活水准;
- 没有考虑税收与医疗支出:原始模型没考虑从税前账户中提款的税后现金流及大额医疗费用和年长失能后的变动开销;
- 风险: 若市场长期低迷, 或退休时间超过30年(如早退休), 4%可能过于激进; 如果市场表现良好,投资组合表现良好,则可能4%又过于保守。
结论:
4%提款法是一个简明而实用的起点,适合于:
- 初步估算退休所需资金是否能支持计划中的退休生活;
- 构建初步的退休财务预算;
- 与顾问进行财务计划沟通的基础。
举例说明:
假设:1994 年底拥有 $1,000,000 投资组合,1995 年退休,采用 4% 提款法。
30 年后账户余额为 $6.46M;
经通胀调整后等值为 $3.06M(以1994年美元计算);
初期(1995–1999)市场强劲上涨,为组合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注:数据基于 S&P 500 指数历史表现;通胀率基于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 CPI;若组合含债券,结果将有所不同。
但是,4%提款法的缺陷也很明显。一是其缺乏灵活性,二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退休者都相对“过于节俭”了,没有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退休储蓄,过上本可以更加滋润的退休生活。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