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SP vs TFSA:供款顺序的核心逻辑


                                               RRSP vs TFSA:供款顺序的核心逻辑

 

经常有人问:应优先选择 RRSP 还是 TFSA?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预期在未来从 RRSP 中提款时的边际收入税率将低于你目前的边际税率,那应优先向 RRSP 供款;反之,则应优先考虑 TFSA。

这个判断背后的逻辑在于:RRSP 提供的是“延税”优势,而 TFSA 提供的是“免税增长但税后供款”。因此,RRSP 的最大税务优势体现在从工作阶段迈向退休阶段的 边际税率减少 的过程。


RRSP 的优势逻辑

即便不考虑与 TFSA 的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有足够的流动性(包括现金或非注册账户的投资),都应优先考虑 RRSP 供款。原因包括:

            越年轻,越应尽早利用 RRSP 的复利增长优势
            当前边际税率越高,RRSP 的节税效果越强
            退休后预期税率越低,RRSP 的延税价值越大
            如果你的投资回报率预期较高,RRSP 的免税复利效应将显著提升实际回报

此外,RRSP 的长期性与强制性对投资纪律和心理建设也有积极影响。


当资金有限时如何选择?

当流动性有限、无法同时供款 TFSA 和 RRSP 时,仍应回到边际税率的比较上:

如果你预计未来提取 RRSP 时的边际税率将低于当前,则应优先供款 RRSP,并用因此产生的退税额度再投资于 TFSA。

反过来,若未来税率会高于现在,可优先供款 TFSA。不过在现实中,这种情况较少见。

这是因为:RRSP 提款是一个主动行为。如果某一年你的收入较高,你可以选择不从 RRSP 提款,从而避免落入更高的税率档位。

对于打算提前退休的人而言,退休初期往往存在数年“低收入期”(没有工资,仅靠投资支出),这为 RRSP 的低税提款提供了极佳窗口。


RRIF 提款的考虑

RRSP 到 71 岁必须转换为 RRIF,并开始强制提款。比如:

若你在 71 岁拥有 $1,000,000 的 RRSP 余额,那么在 72 岁起,每年需按至少 5.82% 的比例提款,也就是 $58,200。

这笔款项将作为 T4RIF 收入计入当年应税收入。因此,很多人会考虑在 60 岁前后逐步提取 RRSP,以降低强制提款的税务冲击。


非注册账户的流动性

并非只有现金才算“流动性”。在非注册账户中持有的股票、基金等,也可以通过“in-kind transfer”的方式转入 RRSP 或 TFSA,以满足供款要求,同时避免赎回费用与错失市场时机。


美股投资时的账户选择差异

很多投资者忽视了 RRSP 与 TFSA 在“国际投资税务处理”上的差异。以美国股票为例,其股息通常有 15% 的预扣税(withholding tax),不同账户处理如下:

  1. RRSP 账户:在美加税务协定下,美国不对 RRSP 中的股息扣税,即 0% withholding tax

  2. TFSA 账户:不具备豁免权,15% withholding tax 无法退税

  3. 非注册账户:同样有 15% withholding tax,但可以在报税时通过 Foreign Tax Credit 抵税。

因此,若投资以美股为主,RRSP 显然比 TFSA 更有税务优势。


总结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RRSP 都应优先于 TFSA,尤其当你当前的边际税率高于未来预期提款时的税率。

利用 RRSP 的节税效应,再配合 TFSA 的灵活性与免税增长,可以帮助你构建长期稳定、税务优化的退休财务基础。

如何在准备退休、实际退休、开始领取CPP/OAS、RRSP强制转RRIF,科学合理地利用好RRSP,TFSA,RRIF等账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且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需要咨询,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