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规避风险是人的本能,因此难免有期望在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条件下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然而,低风险意味着回报水平也往往较低。长期坚持这种保守投资策略,虽然在表面上减少了波动,却难以避免“低收益的风险”以及资产被通胀持续侵蚀的风险。
假设有两个投资策略可选:
-
策略一:从25岁起,每年投资1万元,全部投资于S&P 500等被动型指数基金,假设年化回报为8%,持续投资50年;
-
策略二:从25岁起,每年勒紧裤腰带投入2万元(是策略一的两倍),完全配置在相对低风险的政府债券及高评级企业债券基金中,假设年化回报为4%,同样持续50年。
你认为,到75岁时,这两种策略哪一个的最终投资净值更高?
![]() |
绿线是策略一,蓝线是策略二 |
答案可能出人意料:50年后,策略一的投资净值约为573万元,而策略二仅为305万元。尽管策略二实际投入的金额是策略一的两倍,但最终结果却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这正说明,在长期投资中,过度规避风险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风险——它可能导致你错失实现投资目标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上述计算尚未考虑通货膨胀。如果每年通胀率为2%,策略一的实际年化回报约为6%,而策略二仅为2%。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投资在“实际购买力”上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最终选择了类似策略二的保守路径,错过了长期复利真正能发挥力量的机会。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0 评论